电厂丨「返校季」选择指南: 15 英寸 MacBook Air 体验总结:「返校季」选购指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acbook pro 入门 电厂丨「返校季」选择指南: 15 英寸 MacBook Air 体验总结:「返校季」选购指南

电厂丨「返校季」选择指南: 15 英寸 MacBook Air 体验总结:「返校季」选购指南

2023-07-16 17: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年 WWDC 发布的所有产品中,15 英寸 MacBook Air 可能是见诸讨论最少的硬件产品,比起性能怪兽 Apple Silicon 版本 Mac Pro 和代表着下一个时代的 Vision Pro,看起来只是一次常规的硬件更新。

但 MacBook Air 在每一个时代都有代表着当时轻薄型笔记本最前瞻设计的作品问世:MacBook Air 不仅是乔布斯在 2008 年从牛皮文件袋中掏出、以轻薄感惊艳世界的产品、也是苹果在 2020 年宣布 Mac 产品线将在两年内完成从 Intel 向自研芯片迁移后,推出的首款 Apple Silicon Mac。

从这个角度来讲,MacBook Air 产品线对于整个 Mac 系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今年发布的 15 英寸 MacBook Air 更像是苹果对 MacBook Air 用户实际需求的又一次补完:历史上的 MacBook Air 曾是以越做越小越轻薄而为人所熟知,而 15 英寸则是 MacBook Air 从未涉足过的一个领域,即使是对经常敢于首先踏上革新之路的 MacBook Air,也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仅仅从大屏幕的角度出发,用这台 M2 15 英寸 MacBook Air版本,换掉了我现在手上在用的 M1 Pro 版 MacBook Pro。

MacBook Air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世界上最轻薄的笔记本电脑」这一概念密不可分,至少这一点仍然能在 MacBook Air 上明显感受得到:相比采用相似扁平机身 ID 设计的 MacBook Pro 系列,薄了约 0.5 厘米,但在视觉观感上却很接近薄了一半的厚度。这种轻薄感搭配上 15 英寸的庞大机身,反而会更凸显 15 英寸 MacBook Air 在视觉效果上的薄。

这一次 15 英寸 MacBook Air,我选择的是午夜色版本,这可能是本代 MacBook Air 中最经典但又有着不俗新鲜感的配色,但相比银色以及其他两款配色来讲也的确更加容易沾染指纹,这一度让一直在使用银色 MacBook 的我有些不知所措,但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讲,这个问题或许也只能留给无纺布以及勤擦拭来解决了。

15 英寸 MacBook Air 发布之后,可能是导致它成为被讨论最少的硬件新品一个可能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此前 MacBook 系列的尺寸布局已经非常密集:从 13 英寸的 MacBook Air 到 14/16 英寸的 MacBook Pro 几乎已经覆盖了所有主流尺寸。

这让即使 15 英寸 MacBook Air 单从尺寸数字上来讲,是填补了一个此前被忽略的空白,但仍不少用户一时没有搞清楚这台 15 英寸 MacBook Air 究竟是为谁而生,毕竟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着这个尺寸的还是 MacBook Pro 15 英寸,如今变成了从内到外都有不小差异的 MacBook Air。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实际长期使用了 15 英寸 MacBook Air 之后,其实也逐渐明白了其中的考量:15 英寸 MacBook Air 本质上是 Air 产品线在一端的延伸, 大屏幕能让你在没有/不适合使用外接显示器的场景中,仅靠 MacBook Air 自带屏幕处理多任务工作时更加游刃有余。

也正是因此,15 英寸 MacBook Air 的大多数独特卖点,也都与「大」有着直接的关联,比如在「薄」的基础上,MacBook Air 15 延续了 13 英寸版本的无风扇设计,但扬声器,电池以及触控板等组件都做了对应的升级。

相比 13 英寸版本, 15 英寸版电池容量从 52.6Wh 提升至 66.5Wh,但考虑到 MacBook Air 13 英寸的续航在轻薄笔记本中已经算是 TOP 级别的那一档,仅靠纸面数据的对比已经很难获得直观的感受。而 15 英寸也伴随着屏幕尺寸的增加在功耗上也有提升。因此在官网给出的数据中两款的电池使用时间均为 18 小时。

在我自己实际的使用体验中,15 英寸的续航体验在相同的工作流中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在轻度办公的需求下同样是能满足 1- 2 个工作日的使用。我甚至还在一次为期一天半的出差中完全没有为其充电,在一整天的工作 + 来回带着它乘坐飞机回家之后,点亮仍然有接近 50% 的剩余,其中包括大量网页内容撰写、修图以及线上会议等工作。如此性能表现基本让我决定之后类似的短途差旅,都不必再带上专用的高功率充电器。

说到充电,除了 MagSafe 充电接口之外,15 英寸 MacBook Air本次仍然提供了两种电源配置选择:默认为 35W 双 USB-C 接口电源适配器,可以在为 MacBook Air 充电的同时给 iPhone 等另一台设备供电,当然如果你想要追求更快的充电速度,也可以在苹果官网选择配置时,免费将电源适配器更换为功率更高、但采用单口设计的 70W USB-C 电源适配器。

15 英寸 MacBook Air在硬件规格配置上延续了 13 英寸的配置列表,但芯片的起步配置变为了标配 10 核心 GPU 版本,搭配上发挥一直非常稳定的 M2 芯片,硬件性能上限也很稳定 —— 日常办公娱乐等使用场景都很轻松。

但在外出使用 Photoshop 处理大批量图片、开启数十个浏览器窗口同时处理工作的重负载场景中,15 英寸版由于更大的内部空间换来了更好的散热效能,在夏日中往往能比 13 英寸更少遇到因为散热而处理器强制降频的情况,也意味着相对而言 15 英寸比 13 英寸版更加适合在保持轻薄的同时兼顾专业工作。

当然作为从 MacBook Pro 系列切换至 Air 系列的用户,面对 HDMI 接口以及 SD 卡槽的缺失,还是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应,以至于我还需要翻出已经压箱底的拓展坞,临时满足一些我外出出差在外拍摄,相机内存卡导出照片修图的需求。

MacBook Air 15 的扬声器仍然采用了与 MacBook Air 13 类似的设计,键盘上扬声器开口的消失可能是 MacBook Air 系列在外观上相比 MacBook Pro 最大的差别,发声结构被隐藏在了转轴处,依靠缝隙传出经由屏幕的反射实现音频扩散的效果。15 英寸版本在 13 英寸版的四扬声器基础上增加了两个低频扬声器,同时也支持空间音频技术。

老实说我从 MacBook Pro 换过来后,对比 Pro 系列的高保真六扬声器系统,在低频表现以及响度的力道上仍有明显差距,但这仍毫无疑问是迄今为止你能在 MacBook Air 上找到外放效果最好的表现,沉浸感足够满足日常观影、听音乐等表现力。

在我体验 15 英寸 MacBook Air 的同时,苹果今年新学期的「返校季」优惠活动也已经正式开始,每年的这个活动中苹果都会给包括刚刚结束高考在内的准大学生以及在校学生群体,在往常教育优惠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优惠活动,包括在职教师以及学校员工都能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参与免费加购 AirPods 的Apple 官网在售机型包括:

在教育优惠后,15 英寸 MacBook Air 的起售价也从原本的 ¥10499 起降低至 ¥9699 起,同时还能免费获赠一副 AirPods(第三代)。如果你是高考考生、在校大学生或是学校老师,这也让 MacBook Air 作为「入门全能型笔记本」定位的产品能够覆盖到更多用户。

相比于 13 英寸版本,15 英寸 MacBook Air版本其实在维持了主要的外观设计、硬件配置的基础之上,将「大屏」这个前者并不具备的优势发挥到更好,而更大的触控板、更好的扬声器都像是附赠而来的升级点。

虽然在 M1 Pro MacBook Pro 仍是我迄今为止用过最均衡的高性能笔记本,但在一段时间与 15 英寸 MacBook Air 的使用之后,我反而更加清楚的意识到 MacBook Air 这条产品线是在所有 Mac 系列中是最为「水桶」的存在。

对于 MacBook Air 产品线的定位来讲,更加轻薄且均衡、满足大多数用户日常需要以及部分商务用户的便携需求,或许是更加重要的目标;反之如果你一开始就决定了「性能优先」会是你选购电脑的第一考量纬度,对自己的需求已经有着明确且专精的要求,追求在某个专业场景中尽可能面面俱到,我当然还是会推荐你选择 MacBook Pro:毕竟在 MacBook Air 上追求「全能专业」,本身就是一件南辕北辙的事。

著名科技频道 MKBHD 的 Marquis 对于 MacBook Air 15 的评价是「笔记本电脑中的 Model Y」,这个总结我认为是一个非常精妙的比喻:在有着价格吸引力的产品线中,做一款能够综合体验更好的产品,在与 MacBook Pro 系列有着 5000 元差价的空间中,作为一个综合体验更好的选择,满足更多场景中的需求。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